锚索张拉分两次逐级张拉,次张拉为总张拉力的70%,两次张拉间隔时间宜不少于3—5天。为减少预应力损失,总张拉力应包括超张拉值,自由段为土层时超张拉值为宜为15%—25%,自由段为岩层时宜为10%—15%。张拉中应对锚索伸长用受力作好记录,核实伸长与受力是否相符。各级张拉力分别为设计张力以25%倍数递增,每级间隔时间2—5分钟,一级间隔30分钟。为克服地层徐变等因素造成预应力损失,进行一次补张拉,然后锁定,切除多余的钢绞线,用混凝土封锚。
在进行预应力锚索施工过程中必须切实注意以下几点:
(1)钻孔必须严格控制成孔误差,倾角及水平角误差控制在1度以下,孔斜率偏差小于1/50,尽量不扰动钻孔周围岩层,钻孔结束后,应从孔底向外,继续吹孔至少10分钟。
(2)锚索制作时,应防止锚索扭压、弯曲,以尽量减少次应力产生;认真作好锚索自由段的防腐,按设计涂防腐油并加塑料套管;对于锚固段则必须进行脱油处理,以增强锚索与砂浆的黏结力。
(3)锚梁是锚索张拉的直接受力构件,所以应保证垫块的承压面平整,并与锚索的轴线方向垂直。
锚孔测放
边坡施工边挖边加固,即开挖一级,防护一级,不得一次开挖到底。根据各工点工程立面图,按设计要求,将锚孔位置准确测放在坡面上,孔位误差不得超过±50mm。如遇既有刷方坡面不平顺或特殊困难场地时,需经设计监理单位认可,在确保坡体稳定和结构安全的前提下,适当放宽定位精度或调整锚孔定位。
抗浮锚杆制作
锚索体制作及安装
预应力锚索体由锚梁、自由段、锚固段和安全段四部分组成。采用压力分散型锚索,由三个单元锚索组成,每个单元锚索分别由两根无粘结钢绞线内锚于钢质承载体组成,钢绞线通过的挤压簧和挤压套对称地锚固于钢质承载体上,要求单根的连接强度大于200KN。钢质承载体要求采用45号钢材加工制作,其厚度不小于2cm。